法治建设

-2021-

07/05

14:10

武汉公证:解民之所急 办民之所需

2小时加急出具公证书、上门到医院为刚分娩的当事人办理委托公证、往返北京武汉为年迈老人办理遗嘱公证......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武汉公证行业纷纷推出为民服务新举措,从细节入手,将实事做实。

“你好,我要出售黄石市的一处房子,按照买卖合同约定明天办理过户手续,可我丈夫有事不能到现场,能否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方式来办理委托公证?我已经在黄石来汉的路上,今天就要拿到公证书......“忙碌了一上午,公证员周勋刚准备休息时接到电话,一位女士急促地说道。

下午2点,某女士来到江天公证处,周勋接待了她。

草拟委托书、核实身份、上传委托书文本、制作谈话笔录、填写材料......考虑到时间紧,核实材料难度大,周勋凭借多年的办证经验,立即发动工作部人员,群策群力,对受理办证、核实证据工作进行明确分工。

不料在公证综合运用系统上查询某女士及其丈夫的婚姻状况时,结果显示结婚,但无登记结婚时间。为进一步核实情况,周勋联系了某女士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了解到某女士与其丈夫的确在山东省某市某区登记结婚,婚姻还在存续期间。

至此,上述公证受理、核实、审批程序全部顺利完成。

下午4点,当某女士拿到公证书,她激动地说:“你们的办事效率真高,为我解决了很大的麻烦,避免了因合同违约给我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感谢你们!”。

 “我刚生完孩子,不能出病房,要不是你们专程上门为我办理委托公证,我真不知道要怎么办!”这一幕暖心场景,出现在长江公证处公证员到武汉市某医院产科病房为群众办证的现场。

前不久,张先生到长江公证处窗口,向值班公证员汪晓明咨询求助。

原来,张先生和爱人李女士刚购买了二手房,贷款银行需要他们先办理完抵押手续才能放款,在约定办理抵押手续的时候,李女士因为分娩住进了医院,无法如期办理购房的后期事宜,一家人非常着急。

了解到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后,长江公证处决定上门公证。审查好当事人提供的资料、做好充分的防疫措施后,公证员汪晓明和公证人员郑云次日便来到了某医院,为其办理了委托公证,并很快出具了公证书。

“小李,你还记得我吗?因为疫情耽误了我家的公证,我想现在办理。”

“可我现在已经到武汉执业了……”

“我们都只信任你,你能来北京帮我们办一下吗?”

……

6月12日,端午假期,原本计划休假的武汉市尚信公证处公证员李嘉健收到了刘奶奶的消息。

刘奶奶家住北京,丈夫患病住院多年,与智力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刘奶奶担心自己及儿子无人照料。刘奶奶的三名学生表示愿意照顾老人及其儿子,需要办理相关公证事宜。

李嘉健立即买票赶往北京,来到刘奶奶家为其办理意定监护协议、委托监护协议公证。与相关当事人充分沟通后,李嘉健回到武汉与同事们为刘奶奶设计包括居住权、遗嘱监护、遗嘱信托内容在内的综合性遗嘱方案。

这些案例是武汉公证行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缩影。接下来,全市公证行业将继续树牢为民办实事理念,深化各项服务举措,努力为群众提供暖心高效便捷的公证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