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

-2025-

08/08

17:35

咸宁政法一线行⑦丨化戾气为和气 通城“三联单”将重大风险隐患化解在源头

曾经扬言“同归于尽”的村民,如今含泪送上锦旗;曾经剑拔弩张的夫妻,最终握手言和……

  在咸宁市通城县,一套名为“三联单”的重大矛盾风险隐患化解机制,正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径——“防患于未然”比“事后雷霆手段”更得民心。

  7月31日,“央省媒体咸宁政法一线行”采访团一组来到通城县公安局,了解该地以“三联单”机制化解重大矛盾风险隐患,不断推动“平安咸宁全域提升”走深走实的创新做法。

  “央省媒体咸宁政法一线行”采访团在通城县公安局采访。熊子恒摄

  2019年,通城县塘湖镇村民王河(化名)与恋爱多年的女友李红(化名)分手,李红与另一男子结婚。王河认为自己在感情中付出较多,多次上门纠缠,扬言要行凶杀人,后因涉嫌故意杀人罪(未遂)、吸毒被判刑。

  “被捕后的王河戾气未消,甚至写下遗书说出来后要报复二人,一起‘鱼死网破’。”通城县公安局政委舒敏说。

  眼看王河即将结束强制隔离戒毒,通城县公安局通过“三联单”机制,向县委平安办、塘湖镇及王河所在的村委会推送了《风险隐患提示函》,督导相关部门进行化解处置。同时,在当事人住所周围布置警力,以防犯罪发生。

  “王河出来后,我们民警和咸宁市委政法委驻村干部、县委平安办、乡镇、村委会的同志多次上门劝说,还帮他找了一份清洁工作,渐渐地感化了他。”时任塘湖派出所所长吴金伟说。通过“硬防控”+“软感化”,王河最终从“报复社会”转为“感谢社会”。

  2023年6月30日,王河将一面锦旗送到塘湖派出所,他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说:“谢谢你们,阻止我再犯错。”

  就这样,一起可能引发刑事案件,甚至命案的纠纷被化解在了源头。

  王河向塘湖派出所送来锦旗。通讯员供图

  预防,是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理策略。

  舒敏表示,通过对近十年全县命案进行复盘分析,发现大多数命案是由矛盾纠纷引发的。

  为有效防范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通城县公安局对在工作中发现、乡镇村组反馈、外单位推送的重大风险隐患推行“三联单”机制,即向县委平安办、属地乡镇党委政府、居住村社区基层组织等至少三家单位联合推送《风险隐患提示函》,有关部门接到提示单后,须立即开展化解处置。

  县委平安办及时将工作进展、处置结果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报告,落实每月清结。重大风险隐患、个人极端案事件防范工作实现由公安“小闭环”向政法“中闭环”、党政“大闭环”延伸。

  “现在,乡镇党委书记每周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查看‘三联单’处置情况。”舒敏说。

  2024年8月,通城县关刀派出所接到一男子求助,称已经几个月联系不上妻子。

  “她再不出现,我就找她爸妈去。”男子情绪激动,且多次酒后联系民警,要找岳父岳母“解决”。

  时任关刀派出所所长胡渊说,考虑到男子有犯罪前科,他们很快将情况上报到县公安局。随后,县公安局向有关部门推送了《风险隐患提示函》。

  “我们给他妻子的父母做工作,想办法联系上了女方,劝说她回来把事情说开。”胡渊告诉记者。

  调解现场。通讯员供图

  经过镇政府、派出所和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多轮调解,夫妻二人解开了“心结”,决定重新好好过日子。

  舒敏表示,在推进“平安咸宁全域提升”活动实践中,通城县公安局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隽剑攻坚”工作,组织派出所像“过筛子”一样排查矛盾,综合运用就地调解、“四访”工作法(领导带案下访、定期接访、重点约访、上门回访)等,力争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稿件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