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30
18:59
云梦巧用千年秦简智慧 劳资纠纷“惊”“喜”收场——1.2万元补偿金尘埃落定 古法今用化解矛盾有妙招
“这事儿要搁以前,咱老百姓哪懂什么《劳动法》?没想到老祖宗两千年前就替咱打工人操过心了!”4月29日,在孝感市云梦县综治中心劳动争议仲裁院调解室,43岁的孙师傅攥着调解协议书,连声感慨“长了见识”。
古法新用秦简条文成“和事佬”
这场闹得挺僵的劳资纠纷,起因是孙某与某食品公司云梦分公司因离职补偿、拖欠工资“掰扯”不清。公司咬定孙某“自动离职”,孙某则怒斥“过河拆桥”。双方各执一词,眼瞅着要对簿公堂,仲裁院却亮出了“文化牌”——调解员老张从档案柜里捧出一本泛黄的《云梦秦简》影印本,往调解桌上一摊:“咱们按秦朝规矩来捋捋?”
这招可把在场人唬住了。原来,云梦秦简中《工律》《工人程》等篇目,早对劳动用工定了规矩:比如“隶臣田者,以二月月禀二石半石”,意思是给雇工的口粮得按工时折算;再如“工匠劳作效率低下,主管官员要受罚”,这和现代《劳动法》里“同工同酬”“不得拖欠工资”的精神一脉相承。
“惊”“喜”搭档调解现场变“课堂”
更绝的是调解员自创的“角色扮演”:一人扮秦代官吏“惊”,板着脸宣读简文条款;一人扮“喜”,笑呵呵打圆场:“您看这简上写着,东家不给工钱,官府是要罚他两副铠甲的!咱现在不罚铠甲,就按法规补足1.2万,您看中不?”
这番“穿越式”调解,让公司代表红了脸:“古人尚且讲规矩,咱不能丢脸!”孙某也松了口:“要的就是个理字!”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补偿金当场到账。
千年智慧照进现实解难题
“云梦是秦简出土地,咱得让老祖宗的智慧活起来!”仲裁院熊院长透露,今年他们已用“秦简调解法”化解17起纠纷,成功率超九成。下一步还打算把“惊”“喜”做成动漫形象,让法律条文变得更“接地气”。
走出调解室,孙某特意绕到云梦县综治中心的秦简文化墙前,盯着“为吏之道”的碑文看了半天:“原来‘依法办事’四个字,咱老祖宗两千年前就刻在骨头里了!”
稿件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