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5-

04/27

11:50

跨区迁移“动”起来,法治营商“靓”起来

“终于不用两地来回跑了,能安心在黄冈工作了!”近日,在武汉市江岸区综治中心举行的一场公开听证会上,社区矫正对象高易(化名)变更执行地的申请获得一致通过。这起看似普通的个案背后,是江岸区人民检察院依托“小武工作室”品牌,聚焦服务支点,以武汉都市圈协作监督,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缩影。

一份“跑不动”的申请

高易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六个月,原判执行地为武汉市江岸区。在缓刑期间,他被聘为黄冈市黄州区某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运营、市场拓展和渠道管理,是企业的关键岗位管理人员。

由于公司设在黄冈,他需长期驻守一线统筹业务。然而根据原社矫安排,他需定期返汉报到、请销假,奔波两地,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对企业运营构成现实压力。

2025年3月6日,高易正式提出将社区矫正执行地变更至工作所在地的申请,因原有司法沟通机制滞后,申请迟迟未被批准。该案成为当前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在管不扰”与“依法监管”之间的实践考题。 

监督介入,打通政策“梗阻”

检察官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相关情况后,迅速启动监督调查,核实其公司职务、履职表现、再犯风险评估等情况。经查,高易任职以来表现良好,积极配合监管,符合《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中“因工作需要可依法申请变更执行地”的法定情形。

在办理过程中,检察官延伸“小切口”监督触角,用一案推动协同机制高效运转,主动对接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检察院,推动两地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沟通联动。最终,黄州区司法局在核实相关情况后同意接收,打通了制度衔接的“堵点”。 

听证赋能,综治平台协同发力

2025年4月11日,江岸区检察院联合区司法局在江岸区综治中心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围绕高易变更执行地的必要性、合法性、可行性进行充分评议。人民监督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综治中心金牌调解员全程参与,保障程序公开透明。

听证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高易担任企业管理人员,工作稳定,变更执行地申请理由充足、程序合规,且有利于社区矫正的持续监管和企业经营的稳定发展,同意其将执行地变更至黄冈市黄州区。

将公开听证“搬”进综治中心,能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司法办案过程中,既提升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又能为矛盾纠纷化解注入“检察+综治”协同合力,真正让公平正义可见可感。

“小案”落地,“大局”有声

“刑事执行监督不是就案办案,更是服务大局。”承办检察官表示,高易案虽为一起具体的社矫执行地变更申请,但其背后承载的是法治环境与营商环境的深度联结,更是对企业发展中“关键少数”的法治回应。

该案的顺利办理,彰显了检察机关主动服务大局、精准监督发力的职能优势,是“小武工作室”聚焦涉企案件打造法治化监督样板的成功探索。 

下一步,江岸区检察院还将不断加强检察权运行的监督制约,助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充分发挥入驻综治中心“前哨”作用,持续拓宽法律监督线索渠道,解决群众、企业“急难愁盼”,让司法办案既守住法律底线,更传递民生温度。

稿件来源:江岸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