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5-

07/04

11:40

湖北电视台聚焦“检心护橙”品牌

      哪里有一窝土,哪里就有一棵脐橙树。作为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宜昌市秭归县正着力把脐橙打造成世界级地标品牌、世界级文化载体。“世界理想之橙”的背后,浸透着秭归县人民检察院“从种子到果子、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生命周期法治守护。

“种子”从这里萌芽

      在秭归,脐橙是20万橙农的生计所需,也是2700多家企业的发展所系。2019年10月,外地不法分子诱骗橙农,10天内售出300余吨伪劣肥料,导致果树枯萎坏死。在审查起诉环节,犯罪嫌疑人却串供、翻供。该院果断批捕、精准引导侦查,促使犯罪嫌疑人认罪悔罪,为300余户果农挽回损失50余万元。

      这起案件让该院更加确信:为支柱产业筑牢法治屏障势在必行。办好案,就是最硬核的护航发展!

      该院迅速行动,着力优化办案流程,让涉橙案件从进门到出门全程“搭快车”——专人包、提速转、优先审,像呵护自家橙树苗一样盯紧每一环。先后办理涉橙刑事案件25件32人,民事监督案件9件26人,公益诉讼案件25件、监督执法40余次,努力扫清产业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品质就是生命

      橙子种出了好收成,却还是难以卖出好价钱。该院发现,症结在于品质。护航发展,既要当好“守护者”,更要成为“赋能者”。

      个别黑心商家使用有毒染色剂“美化”脐橙,危害消费者健康。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关注度高,该院依法提起公诉,从重提出量刑建议,最终二人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让心存侥幸者望而却步。

      该院意识到,一颗橙子,从种植、加工、运输到销售,环环相扣。品质要提升,司法保护必须贯穿全程。      “检心护橙”品牌应运而生。该院打破部门壁垒组建团队,四大检察拧成一股绳,通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把检察服务烙印进脐橙的“全生命周期”。

      在种植环节,该院剑指田间地头农药残留,公益诉讼发力,推动建立回收机制,避免二次污染,把“有机”种出来。

      在加工环节,该院直面洗果厂污水直排,以检察监督推动多部门联合出台规范,促进行业提档升级,把“绿色”留下来。

      在运输环节,该院严治超载超限,以检察建议推动两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守护运输安全与时效,把“鲜味”锁起来。

      在销售环节,该院打击购销诈骗、拒执犯罪,办理案件27件,有力规范脐橙购销市场秩序,把品牌亮出来。

      通过种产销方式重塑,秭归脐橙实现了从论山、论车卖,到论斤、论个卖,从无人问津到贴上国家地理标志走向世界,品牌价值正日益凸显。

“花果同枝”的守护

       随着秭归脐橙的快速发展,品牌保护面临标志滥用、市场混乱等新的挑战。县委提出在全县统一包装标识,建立协同保护机制。立足县委大局,找准检察之为。该院强化府检联动,共享数据、整合资源,搭建起“党委领导、多部门协同、行业协会实施”的立体保护大格局,推动建立野生宜昌橙保护区,充实物种基因库、完善溯源体系,让每一株专利树种都有“数字身份证”,以科技创新筑牢品牌防线。

      科技赋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监管盲区。当720余台农用无人机穿梭于橙园之上,吊运脐橙的翅膀却频频触碰高压线,一年引发事故62起!依托前期建立的协作路径,该院以精准有力的法律监督,推动出台省内首个县级管理办法,将无人机“从买到用”纳入法治轨道。短短一年,事故率下降90%。秭归脐橙乘着法治之翼,稳稳飞出大山、飞向世界。

      如今,“秭归脐橙”的品牌价值近两百亿元!橙农的腰包也实实在在鼓了起来,创造出12个亿元村、27个5000万元村的乡村振兴传奇。

      2023年12月,秭归县人民检察院获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通报表扬;2024年12月,获评“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2025年4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

      今年的果是去年的花,今年的花结明年的果。正如秭归伦晚“花果同枝”的奇观,“检心护橙”这场守护战,永远没有终点……

稿件来源:长安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