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1/18
21:14
从“三角债”到“共赢局” 湖北建始法院“1+N”多元共评机制破冰解困
近日,湖北省建始县人民法院运用涉企经济影响评估“1+N”多元共评机制,成功化解一起涉及多方权益的复杂纠纷,不仅解开了9名农民工的“薪结”,更让两家濒临困境的企业重获生机,实现了民生权益保障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双赢。
债务“漩涡”:三方权益冲突下的执行僵局
这起纠纷源于一场工程款纠纷。某检测公司拖欠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47万余元工程款,建设工程公司遂将某检测公司诉至建始法院。2025年8月,在法院主持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某检测公司需支付147万余元工程款,定于2025年8月31日前先支付35万元,余下款项每月支付12万元。然而,到约定时间,35万元工程款却未支付。同年9月1日,建设工程公司向建始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过程中,法院又发现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建设工程公司拖欠9名农民工工资达35万元。此时,执行工作陷入了两难境地,一边是建设工程公司作为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一边是9名农民工亟待解决的生存诉求,还有被执行企业检测公司面临的经营压力。“家里老人看病、小孩上学都指着这笔钱呢!”一名农民工代表焦急地向法院反映,这个“三角债”难题如同债务漩涡,让执行工作举步维艰。
机制“利刃”:“1+N”评估精准破局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建始法院迅速启动“1+N”评估机制。其中,“1”代表法院自身的初步评估。由于该案涉及多方权益,法院对该案初步评估为“影响较大需谨慎处理”。
随后,法院启动“N”环节,邀请县劳动权益维护中心对两家企业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检测公司在支付35万元后仍可维持正常经营,同时,该中心指出建设工程公司拖欠工资风险较高,建议优先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
在综合初步评估与劳动权益维护中心意见后,执行人员组织双方协商,经耐心沟通,检测公司表示愿意支付35万元工程款,评估机制为破解困局指明了方向。
成果“丰硕”:多元共评促成和谐新篇
在“1+N”多元共评机制的推动下,这起“三角债”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检测公司按照评估建议支付了35万元工程款,建设工程公司用这笔钱优先支付了9名农民工的工资,同时,检测公司和建设工程公司也避免了因纠纷进一步恶化而可能面临的经营困境,得以继续维持正常运营。
这起案件的成功化解,是建始法院“1+N”多元共评机制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该机制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形成评估合力,在保障民生权益的同时,也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实现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建始法院将继续完善推广“1+N”多元共评机制,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绘就多方共赢美好画卷,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更多的司法力量。
稿件来源:中国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