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改革

-2024-

06/07

16:00

湖北宜昌市检察院获评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

图为宜昌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建桦现场领奖

  5日,2024年六五环境日湖北省主场活动在黄石举行,活动为第七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集体奖项获奖代表颁奖,宜昌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建桦现场领奖。

  据悉,环境保护政府奖是湖北省在全国率先设立的、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省级环境保护政府奖,旨在树立环保工作标杆,培育环保工作典型,引领推动湖北省生态环保不断提升发展,为现代化湖北建设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支撑。作为湖北环保领域最高奖项,11年来,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已累计评出54个获奖集体和52名获奖个人。这次是湖北省检察系统首次获此殊荣。

  聚焦保护与治理,以检察之责筑牢三峡生态屏障

  近年来,宜昌市检察机关持续聚焦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部署开展长江大保护十大专项检察行动,推动宜昌市恢复和治理土地水域3000余公顷、挽回矿产资源损失1.8亿余元、增殖放流1800余万尾,持续改善三峡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生态环境。办理的督促保护中华鲟、中华秋沙鸭等珍稀动植物生存环境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宜昌葛洲坝下60公里的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中华鲟产卵场。宜昌市检察机关就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立办系列公益诉讼案,督促整治中华鲟核心产卵区生态环境,推动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共治的中华鲟保护长效机制。

  远安县沮河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华秋沙鸭重要越冬栖息地,数量长期保持在100只以上。远安县检察院通过办理中华秋沙鸭生存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推动多部门协同履职,投入1000余万元加强栖息地生态修复和治理,为中华秋沙鸭来宜越冬筑起一个温暖的家。

  疏花水柏枝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于1984年在三峡地区被发现,主要分布在湖北、重庆等地。位于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江心岛-胭脂坝是其主要生长区域,点军区检察院针对违法养殖、违法户外活动等破坏疏花水柏枝生长环境问题,依法向多个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以圆桌会议的方式推动多部门协同发力,建立起疏花水柏枝生长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聚焦发展与安全,以检察之力护航万里黄金水道

  宜昌是长江黄金水道的核心枢纽节点,每年有近6万艘(次)船舶在此待闸通行,船舶污染防治任务艰巨。2019年来,宜昌市检察机关在最高检、省检察院的统筹指挥下,探索引入以事立案模式,在全国率先办理长江船舶污染治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与相关行政机关通力协作,推动建成12个船舶污染物接收专用码头,实现长江宜昌段船舶污染物闭环处置,为长江流域船舶污染治理提供有益样本,此案入选最高检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典型案例。

  针对船舶拆解污染问题,宜昌市检察机关以“诉前检察建议+行政磋商”方式,推动相关主管部门开展行业专项整治,并向宜昌市政府提交《长江宜昌段船舶拆解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促进地方出台《关于规范船舶拆解工作的若干意见》,助推船舶修造、拆解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案入选最高检助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典型案例。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长阳清江库区呈一坝两库水运格局,地理位置特殊,水域相对封闭,库区内建有清江画廊5A级景区,营运船舶不仅承担着25万民众的出行重任,每年还要运送旅客50余万人次,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真实存在。面对营运船舶检验困境和民众诉求,宜昌市检察院及时回应,通过以事立案,推动多家行政机关打破壁垒、凝聚合力,加速推进清江旅游航道工程项目、长阳清江绿色智能船舶综合服务区项目建设,推动从源头上解决船舶检验难题,助力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船舶污染防治到船舶修造、拆解规范化,再到推动电化长江战略,宜昌市检察机关不断创新履职,转换赛道,以宜昌“电化长江”五年行动为方向,推动船舶制造向绿色智能转型。

  聚焦服务与监督,以检察之为助推绿色产业发展

  “云上五峰,茶香天下。”作为万里茶道的起源地之一的五峰县,坐拥7220亩古茶园。近年来,五峰县检察院聚焦茶产业、茶文化保护,依托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立办古茶树保护、茶田禁用除草剂等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0余件,发布了《服务保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六条措施》,积极守护好土家茶乡的发展之路,助力“小绿叶”成就共同富裕大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秭归县盛产脐橙,被誉为中国脐橙之乡,爱国诗人屈原曾在此写下《橘颂》等不朽诗篇。近年来,秭归县检察院依法能动履职,着力打击涉农领域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以公益诉讼推动柑橘洗果包装行业污染治理。秭归县检察院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专题调研报告,推动出台《关于加快全县柑橘洗果厂提档升级的实施意见》,推动柑橘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持续为秭归支柱产业提供诚意满满的检察产品。

  畜禽养殖业是宜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宜昌市山区县规模以下养殖场5.42万余户,全年累计生猪出栏约97.57万头。宜昌市检察机关针对人大代表议案中反映的养殖污染问题,积极推动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有效衔接,通过集中办案推动当地采用“干湿分离”模式,将粪污转化成有机肥和循环水,引进市场主体投资建设有机肥厂,让粪污资源变废为宝,以养殖业带动有机肥产业。

  聚焦改革与探索,以检察之智创新生态检察模式

  宜昌15个基层检察院中人数最多的51人,最少的只有19人,小院数占全省42%。

  针对山区小院多,基层基础较为薄弱的现状,宜昌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着力在推动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上下功夫,持续推动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在长江大保护工作中深度实践。

  全市两级院成立16个长江大保护检察办公室,积极探索流域治理交叉巡回检察模式,对辖区内的清江、沮漳河、黄柏河、三峡库区四个流域片区开展专项检察。同时,宜昌检察系统进一步深化跨区划检察改革,积极打造长江大保护专门检察院,实行涉长江干流案件集中管辖,不断提升检察专业化水平;建立检政联动机制、司法协作机制20余项,凝聚起共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积极推动社会参与,凝聚保护共识,建立生态司法环保基地25个,与三峡大学共建“长江流域司法治理研究中心”,与公益组织共同发布《长江大保护倡议书》,营造共抓大保护的良好氛围。

  2022年以来,宜昌市检察机关办理生态环境保护刑事案件707件、公益诉讼案件1341件,推动一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宜昌生态检察答卷。

  宜昌检察系统16个案件获评全国全省典型案例,6次在全国全省交流经验,“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先后获评“新时代湖北政法工作十大创新品牌”、“全省社会治理创新十佳案例”,宜昌市检察院荣获“第七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

  如今的宜昌,一江清水东流,两岸青山如黛,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根基进一步夯实,迸发出绿色发展的磅礴力量。(邓正蛟)

稿件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