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文化

-2025-

11/20

17:05

东湖评论:从《习近平法治文选》中凝练法治中国的实践伟力

近日,《习近平法治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其收录2012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间关于法治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共有报告、讲话、演讲、指示、批示等69篇,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集中呈现,也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实录。文选以思想为钥、以实践为径、以使命为向,为筑牢制度之基、破解发展之题、续写时代之篇提供根本遵循,彰显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磅礴伟力。

思想之根,深植于实践沃土,彰显理论品格的厚重底蕴。习近平法治思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源于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升华。从地方工作起,习近平同志就将法治思维融入治理实践,为思想形成筑牢实践根基。2012年发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号召,此后一系列指示批示完善法治建设顶层设计,2020年明确法治建设跟进实践步伐的要求。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品格,使其扎根中国大地、回应人民期盼。同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仅着眼于当下,更立足民族复兴、着眼长远发展,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这种战略考量,赋予习近平法治思想穿越时空的厚重感与强大生命力。它既是对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又为新时代法治建设指明方向,成为引领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思想旗帜,推动中国法治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

实践之果,印证着思想伟力,见证法治建设的历史性跨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中得到充分彰显。文选中的一篇篇著作,不仅是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更是破解法治难题、指引前行方向的根本遵循。立法领域,从民法典的编纂到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制定,从立法法的修改到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的审议,科学、民主、依法立法稳步推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臻完善。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06件,行政法规和监察法规600余件,地方性法规14000多件,构建起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严密制度保障网。执法司法领域,“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的理念落地生根。行政机关改革持续深化,监管模式精准高效;司法责任制改革成效显著,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制度日益健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成为司法工作矢志不渝的追求。这些实践突破,深刻诠释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丰富内涵,有力印证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法治建设的科学引领,推动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迈向新高度。

时代之责,续写着使命担当,指明新征程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为新时代法治建设注入不竭动力。文选中收录的近年著作,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大局,回应时代发展课题。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以法治护航改革攻坚、保障发展质量;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提出“建设同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以法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面对社会治理的新挑战,明确“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以法治提升治理效能、促进社会和谐。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任务,与《习近平法治文选》中的思想主张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们正协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让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深入民心,使法治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信仰和行为准则。

思想之光照亮复兴之路,法治之力护航美好未来。《习近平法治文选》第一卷的发行,必将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贯彻走向深入,凝聚起全社会共同建设法治中国的磅礴力量。在这一科学思想的指引下,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作者:陈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政法委“清江剑”团队负责人、湖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联第五届作协理事)


稿件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