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1/19
09:10
矛盾纠纷“一站化解”,法治力量护航营商环境优化
今年以来,恩施市人民检察院以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推动机制融通、坚持系统协同,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一站式平台在涉市场主体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中的优势,聚焦涉市场主体控告申诉案件办理和矛盾纠纷化解质效,有力护航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支点建设中展现检察作为、彰显检察担当。
优化服务流程,打造一站式受理机制
为切实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体验感,恩施市人民检察院从综治中心硬件基础着手,充实入驻队伍,畅通信访渠道,最大程度为来访群体提供便利。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促进矛盾纠纷法治化实质性化解的工作要求,恩施市人民检察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在场地建设和升级改造上的支持,落实办公区域100平方米,投入建设资金40余万元,仅用2个月就完成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和检察听证室的建设改造,并连通检察工作专网,为化解涉市场主体矛盾纠纷提供坚实硬件支撑。
优化入驻人员配备。建立融合履职模式,实行班子成员统筹,以控申部门为主、其他业务部门为辅,选派2名干警常驻,每周固定安排1名班子成员专门接访涉市场主体控告申诉事项,其他业务部门干警按需轮驻,确保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
畅通信访受理渠道。发挥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和“申·蓝工作室”品牌优势,整合实体与网络平台,开辟涉市场主体控告申诉案件受理“绿色通道”,打造集业务咨询、控告申诉、检察听证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流转顺畅、衔接有序的受理、转办和答复机制,推行涉市场主体案件优先审查、优先办理、优先答复“三优先”模式,确保诉求快速受理、分流办理。
注重机制融通,凝聚一站式化解合力
为推动涉市场主体矛盾纠纷在综治中心实质性化解,恩施市人民检察院以机制融通为抓手,依托综治中心一站式平台开展检调对接、刑事和解和检察听证等工作,推动化解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深化“公益律师”机制。持续释放律师(公益)代理涉经营主体控告申诉案件改革成果活力,发挥“公益律师”专业优势,充实队伍至120余人,优化指派流程,为涉市场主体案件提供无偿法律服务和专业法律意见,增强企业法治获得感。

深化“金牌调解员”机制。联合市工商联,吸纳各街道、乡镇商会组织,建立完善金牌调解人员库,邀请10余名“金牌调解员”参与涉市场主体案件检察听证和释法说理,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防范、早化解。
探索法学专家学者咨询机制。依托毗邻省属重点高校的地缘优势,深化“检校合作”,针对2件重大疑难涉市场主体案件召开专家研讨会,听取专业意见,为案件办理提供法理支撑。邀请高校法学专家和学生代表参与检察听证、公开宣告和释法说理,以参与主体广泛性促进多元化解。
坚持系统协同,做实一站式延伸履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全省检察机关重点专项工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充分发挥前沿阵地作用,精准解决涉市场主体急难愁盼。
做好矛盾化解“后半篇文章”。以回访促成效,将12309检察服务热线与实地走访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开展跟踪回访10余次,形成“受理—化解—回访”责任闭环,确保案结事了、愈后防复。
发挥中心探头作用。利用综治中心辐射街道、乡镇的优势,建立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与综治中心系统化协作机制,加强与基层力量联动,常态化开展涉市场主体矛盾纠纷排查30余次,推动化解工作靠前发力、扩大覆盖。

创新检力下沉举措。以综治中心为依托,联合相关部门走进硒博会、房交会开展“上门式普法”,讲解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商品房买卖等法律知识,宣传《信访工作条例》和检察机关信访工作“路线图”,开展法治宣传20余次。
稿件来源:恩施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