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5-

11/20

18:37

襄阳政法机关3年实施122个项目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市场主体诉求快速办依法办源头治

已冻结的40万元被骗资金,能否尽早返还?

收到辖区一家新近招商引资企业的诉求后,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雪虎带队对接公安机关。

经查证,公安、检察共同确认:该笔资金为企业直接转入,未与其他资金混同,符合权属清晰标准。

该案移送起诉前,公安机关协调金融机构将被骗资金返还企业,比常规提前3个月。

该案是襄阳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的市项目推进服务专班法治保障组协调依法快速办理的众多企业诉求之一。

围绕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两资三能”(立项争资、招商引资,达产释能、技改提能、强链聚能)工作,襄阳出台全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近3年来共实施法治化营商环境实事项目122个,实现市场主体诉求快速办、依法办、源头治,法治化营商环境考评位居湖北第二。

2025年3月,枣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虎与副检察长李雪虎、公安机关民警一同回访襄阳某科技公司,宣讲法律知识,送上“法治大礼包”。

“我们持续实施市场秩序和法治环境护航工程,充分运用法治思维,让市场主体的诉求通过法治方式变为现实,构建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襄阳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健全快办机制

一次企业诉求的及时办理,让襄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支队长孟丹切实体会到“商机稍纵即逝”的深意。

今年5月6日,孟丹他们收到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加急办理5名员工(含外省2人)赴柬埔寨证件的申请。

襄阳市行政服务中心出入境窗口首席代表毛颖了解企业需求后做足准备:向上级报告、与外省对接,专窗受理、当场审批。

“我们将法定20日办结时限压缩至3日完成。”毛颖说。

今年7月20日,中化六建公司承接了总投资3.75亿元的项目,这是其在柬埔寨市场的首个项目。

“公司特别看重新开拓国际市场的首个项目,因其关系到能否站稳脚跟、发展壮大。”中化六建公司总经理助理、人力资源部部长杨建喜送来锦旗时说。

中化六建的获得感,与襄阳市推进“畅通政企沟通交流渠道,健全企业诉求反馈处理机制”改革项目分不开。

今年以来,襄阳市建立健全企业诉求快速办理工作机制,明确涉及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不能明确承办部门、需要评估诉求合理合法性的,由法治保障组评估并协调办理。

为做好这项工作,襄阳市委政法委从市直政法各单位选拔专人组成专班,对涉企诉求进行合理合法性审查。

襄阳市还依托12345热线系统建立了统一的企业诉求网上办理平台,及时依法妥善处理企业各类涉法涉诉问题。

依法解决诉求

收到市发改委发来的感谢信,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温继若感到有些意外。

感谢信主要是点赞高新区法院依法对一家环保企业暂缓信用惩戒、助其涅槃重生的做法。

该企业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导致资金链紧张,遭下游供应商等起诉,负债累累,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但是该企业拥有专利技术,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为获得新项目、从源头上化解债务,企业向法院申请信用修复。

温继若等走访企业,征求申请执行人同意,决定对其暂缓信用惩戒一个月。

“其间,企业顺利签约新项目,还参与了另外两个项目竞标。”温继若说。

面对企业提出继续暂缓信用惩戒申请,高新区法院经征求申请执行人意见,最终撤销了该信用惩戒。

目前,企业正按计划有序清偿债务,恢复正常经营。

这家环保企业的重生,再次验证了高新区法院运用“纠正失信—及时修复—消除影响”信用修复机制,帮助有发展前景的危困企业回归市场、经济再生的成效。

按照规则,襄阳市项目推进服务专班法治保障组收到企业诉求审查请求后,一般应在5个工作日组织专家会商研判,对诉求进行合理合法性审查,出具评估意见,并明确办理诉求的责任单位和办理期限,及时依法妥善处理企业涉法涉诉问题。

企业为襄阳中院刘爱瑛团队送上锦旗。

截至目前,襄阳市项目推进服务专班法治保障组共受理企业诉求合理合法性评估案件46件,已办结回复39件,按期办理中7件。

坚持源头治理

荒草成片,开荒种菜……实地查看一家破产企业闲置的40多亩工业用地时,谷城县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刘斌眉头紧锁。

“清场的事儿,我们来搞!”谷城县冷集镇党委书记吴威知道刘斌“愁”的根源。

吴威也有需求:湖北省鸿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寻求扩大规模,但无“地”可用。

一拍即合:法院负责“依法处置”,镇上负责“资源匹配”。

“这种水电等齐全的‘熟地’,我们能直接进场搞建设、快速投产。”鸿锦公司负责人张丹说。

如今,鸿锦公司在新地块的总投资超过3800万元,两条新生产线有望年底投产。

这是谷城县“大财政体系司法对接联动机制”发挥作用的又一实例。

这项入选今年湖北第一批省级营商环境复制推广典型经验案例的工作机制,源于谷城县法院院长何仁兵履新之初实地调研中发现的一对矛盾:申请破产的企业资产长期闲置,而招商引资项目又无“地”可批。

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谷城县法院尝试将破产企业优质资产纳入招商引资“资产池”,实现以“破”招“商”。

“通过府院联动,形成了银行解困有方、企业投资有地、政府招商有路、法院执行有力、社会治理有序的良好局面。”谷城县委常委、副县长梁河桥说。

秉持问题源头治理思维,襄阳各级政法机关持续发力。

8月26日,南漳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收到一起串通投标线索,当日受案、立案。

“过去常是没开展任何调查研究,就以是经济纠纷为由推了。”南漳县公安局法制大队教导员林成荣说,变化起自该局《办理涉企违法犯罪案件工作指引》的出台。

在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中,南漳县公安局发现受立案不及时等问题较为普遍。今年2月,在襄阳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督察支队指导下,南漳县公安局出台该工作指引。

加大源头防范力度,襄阳纵深推进“构建常态化涉企案件执法检查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建立涉企执法司法“红黑榜”,将涉企执法司法工作实绩纳入年度平安建设考评范围。

襄阳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襄阳将持续加大对选择性、趋利性及过度执法的执法检查,不断提升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为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稿件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