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设

-2022-

10/25

02:02

湖北武汉:数据赋能构建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控网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对外通报了多个新增风险点位,精确具体到小区楼栋。

依法依规、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楼栋、居民小区等最小单元,在武汉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已是“标准措施”。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坚持应急与谋远相结合,把防范化解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作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内容,努力探索构建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控工作体系。

“我们加强科技支撑,借力数据赋能织密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控网,主动出击、以快制快,从严从紧、从细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武汉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义龙说。

早发现

中高风险地区来汉人员张女士到药店买退烧药。不久,她就接到社区电话核查。

9月29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进武汉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只见武汉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的电子大屏上,直观显示着全市疫情风险预警监测、实时预警信息等内容。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增强疫情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国内各个城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补短板的共性要求。

2020年初,武汉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启动建设。该系统以“数据同城同管”为原则,与45个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全面整合913家在汉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等数据以及23家市直单位和委、办、局涉疫数据。

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通过60类、1万余个自动监测点,每日自动实时比对数据9000万余条,日均排查各类风险信息4万余条。

“系统通过智能规则模型,自动形成红、橙、黄、蓝四类预警,联动市、区、街道、社区风险排查业务以及应急指挥处置协同业务,从而形成数据驱动业务的闭环。”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信息工作专班负责人左秀然说。

今年5月31日,武汉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入选国家卫健委数字健康典型案例、可复制推广示范案例。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演练了我们的应急处突能力以及跨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公共安全风险常态化防控体系。”左秀然认为,这是“谋远的事”。

据了解,武汉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已覆盖包括39种法定传染病在内的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快处置

“业主,绿码,48小时核酸检测。”

武汉市江岸区塔子湖街海悦社区大门处,居民打开“湖北健康码”对准闸机口“数字卫兵”终端,随即核验通过。

“数字卫兵”终端运营方工作人员介绍,“数字卫兵”是集成测温、健康码扫码和身份证识别核验、人脸识别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硬件设备,能够快速核查通行人员的身份、实时体温、健康码状态、核酸结果、疫苗接种等信息。

为全面落实重点部位保障措施,武汉已在“四站一场”、64个交通卡口等外防输入重点部位部署“数字卫兵”终端,该终端兼备健康码核验和行程卡采集、中高风险区预警功能,切实提升卡口技防效能。

“现旅客信息核验时间提升近10倍,效率高了,也能更快处置突发情况。”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流调专班干部王思朦说。

武汉统筹公安、通信、政数和公共卫生力量,组建千人流调队,建立“查人、定人、找人、管人”的流调排查管控一体化工作流程。

“现在我们能做到两小时内抵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收集,24小时内初步查清基本情况并完成流调报告,所有阳性人员均‘一人一档’。”王思朦说。

主动防

“请各单位落地处置!”

一趟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国际航班即将到达武汉天河机场,武汉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随即向相关责任单位发出指令。

下机引导至隔离区、配合海关入境检测再到办理入境手续……各单位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处置。

这样的场景,在武汉市每趟入境航班上演。

精准筑牢外防输入“防火墙”,武汉对入境航班实行“一机一方案”,开辟专门停靠区域和入关专用通道,安排专人专车直通式全流程封闭转运。

武汉市域社会治理大数据监测平台信息专班有关负责人魏扬介绍,该市以大数据平台为基座,研发拓展“微邻里”功能,助力做好外地来汉人员“落地检”,并进行精准摸排和定位查找,来汉人员核酸检测告知时间缩短至12小时内。

武汉还优先满足临时封控区域的民生保障,建立部门联合调度机制,科学合理储备常态化防疫物资,构建平时保供给、应急可调拨、封控能生产的保障体系。(来源:法治日报)